修養成功
修養與成功....你所給予的..都會回到你身上
有一個外國名人說過這樣一句話,大意是:
促成一個人成功的因素,專業知識只佔15%,
另外85%是來自於他的修養、人際關係、處世能力、應變能力等等。
我對此頗有感觸。
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:
一個畢業班的班主任帶著他的五十幾個學生到一個大集團公司參觀,
由於該集團的老總是班主任的同學,因此老總親自接待,
秘書和工作人員也非常客氣。
秘書將同學們安排在一個有空調的大會議室坐定,
工作人員給每個學生倒了一杯水,學生們坐在那裡非常坦然,沒有客氣,
其中還有一個女同學問工作人員有沒有紅茶,理由是她平時只喝紅茶。
只有一個同學起身雙手接過工作人員遞過來的茶並客氣地說了聲:
"謝謝,您辛苦了!" 老總辦完事情急急忙忙趕過來連聲道歉:
"對不起,對不起,讓你們久等了。"
竟然沒有人應聲,還是老師和前面所說的那位同學帶頭鼓起了掌,
但掌聲稀稀落落。
老總開始講話,發現同學們端坐著,沒有人做記錄,
於是轉過身對秘書說去領一些公司的筆記本和筆來,
然後老總面帶笑容地雙手遞給每一個學生,遞著遞著老總的笑容沒有了,
因為學生們都是伸長著一隻手臂去接,有的學生根本就不起身,
更沒有人說聲:"謝謝!"
只有剛才那個同學畢恭畢敬地站起來雙手接過紙和筆,
並連說兩聲:"謝謝!謝謝!"
畢業分配的時候,該同學接到了那個大公司的錄用通知書。
其他同學非常不服氣:他的成績並沒有我好,憑什麼讓他去而不讓我去。 
老師一邊嘆氣一邊說:
我帶你們去參觀的真正目的是想給你們創造機會,可是你們都失去了,
該公司點名要這位同學,我有什麼辦法呢?
** 你所給予的..都會回到你身上 **
不論你傷害誰,就長遠來看,你都是傷害到你自己,
或許你現在並沒有覺知,但它一定會繞回來。
凡你對別人所做的,就是對自己做,這是歷來最偉大的教誨。
不管你對別人做了什麼,那個真正接收的人,並不是別人,而是你自己;
同理,當你給予他人,
當你為別人付出,那個真正獲利的也不是別人,而是你自己。
 **
有一個老光棍,他並沒有什麼嗜好,只是喜歡在睡覺前喝一點葡萄酒自娛。
然而,他發現這幾天有人偷了他的酒。
他便懷疑偷酒的是他的佣人,於是就把酒倒出來,再裝入他的小便。
但裝小便的酒,仍然每天減少。他很不高興的把佣人叫來,責備一番。
「不,我並沒有偷喝」佣人說:「我是想做味道更香更可口的菜給您吃,
所以我每天燒菜時,都加了一點在裡面。」
**
從這些短文中各位有沒有發現什麼共通之處呢?
沒錯,你怎麼對別人,別人就怎麼對你;
你給別人什麼,別人就回報你什麼。
說得更白一點就是,
你給別人的,其實是給自己的。就像我在前面說過的,
不管你丟出去什麼,或是想了、說了、做了什麼,
最後都會回到你身上,不是嗎?
* 你給別人的,其實是給自己 *
自食惡果的事說都說不完,讓我們再聽下面的故事:
在一家簡陋的酒館裡,正在喝大杯啤酒的李先生,突然覺得內急,
他匆匆忙忙站了起來,又想到上廁所時,酒可能被別人偷喝,
猶豫一會後,他找到一張紙, 寫上「我吐口水在這裡」,
把它放在杯子下面,然後才放心的去上廁所。
過了幾分鐘後,李先生回來時,他看到另一張紙寫道:
「我也吐了一口在這裡」。哈!
* 你所給予的,都會回到你身上 *
如果你對人冷淡,別人也會回以冷漠;
如果你經常批評別人,你也會接收到許多的批評;
如果你總是擺一張臭臉,沒錯,別人也不會給你好臉色。
所有你所給予的,都會回到你身上。 
  
套句詩人奧登(W.H.Auden)的話:「人受惡意之作弄,必作惡以回報。」
如果你陷害別人,哪天你也會遭人陷害。
同樣的道理,當你帶給別人歡樂,你就會得到歡樂;
帶給別人祝福,你就會得到別人的祝福;
如果你經常讚美別人,不久你也會聽到有人在讚美你,
「你給別人的,其實是給自己的」,你讓他人經歷什麼,
  有一天你也將自己經歷;
  你怎麼對待你的父母,將來你的孩子也會怎麼對待你。
我想許多人一定聽過,格林童話中
有一則關於一位老人和兒子住在一起的故事。
老人的耳力已經不行了,眼睛也看不見,
顫抖的雙手經常把飯菜洒得滿地,碗也常打破,
兒子夫婦倆感到非常厭煩,給老爸爸一付木製碗筷,
把他趕到廚房幽暗的角落,不准和大家一起用餐。
有一天,兒子看到自己的兒子用刀片削木頭,他好奇的問孩子要做什麼。
結果孩子回答:「我在替你準備將來要用的木碗、木筷。」
從此以後,年老的父親又回到餐桌上吃飯,家人也都非常孝順他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圓蔓企業有限公司 的頭像
    圓蔓企業有限公司

    YUAN MAN 圓蔓購物商城 (原LUCKY 購物網)

    圓蔓企業有限公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